加快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+预防医疗腐败,需要三方合力
何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加快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,让国内优秀制药企业早日做大做强,成为世界级制药企业;同时,如何弥补监管漏洞,完善体制预防商业贿赂与腐败?
需要政府,医疗机构,广大医药企业三方共同努力。
一、医疗机构信息公开的重要性。
首先,政府要正确引导,健全法规,同时要修订一些相对滞后、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;医院要做到药事管理信息公开,友好平等对待所有医药厂商,提高医院药事管理信息化水平;广大医药企业必须做到合法合规、大胆创新,积极响应,积极遵守。
其实,药品购销环节的繁琐程度超过医疗器械,日常工作比较低调,很多医院药品采购环节没有公开透明机制;但是医院药品每年的总销量,远超过购买当年所有大型的医疗器械设备的金额。
从卫健委及国家司法部门通报的很多刑事案件显示,新药采购和临床用药回扣,至今仍然是医疗腐败商业贿赂主要形式之一。
全国各省各地区各医院的管理水平,清廉医风,信息透明度等,确有一定的差异,参差不齐,良莠不齐。事实证明,在医院管理水平方面,越是信息公开透明,广泛征求意见,注重对药械企业的服务质量,工作就会做得越好;反之,越是搞得遮遮掩掩,越是搞形式主义,越是会产生黑箱操作,风险问题会层出不穷。
二、取消医院用药品种数量限制的重要性。
现在创新药品、创新剂型越来越多,纳入国家集采和国谈的品种越来越多,可是很多国家支持政策却相对滞后,很多目前执行的政策还是十几年前制定的;尤其是医疗机构对创新药品、集采、国谈药品的进院相关支持政策,感觉还不够,应该与时俱进,补充完善,迎合高科技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。
如果目前还在限制一个医院最高药品种类数量只能1500种,二级和基层医院1000~1200种,肯定是不合时宜的;还有“一品双规”政策,限定一个医院每一个品种最多只能选择两种规格进院,这也是当前不合时宜的。
随着高科技新药研发、制药技术越来越发达,高科技新药和剂型越来越多,注射剂的水针、粉针、输液就包括至少七八种以上不同剂型的分类;口服剂型就更加丰富了,有片剂、胶囊、散剂、丸剂、颗粒等大分类;另外还包括生产科技成本更高的缓释剂、控释剂、舌下剂、气雾剂、吸入剂等小分类。
如果政府限定临床药品数量,限定每个医院每个药品只能选择两种规格,那么一些高科技新药、新剂型,就不可能每个都能进医院。无论医院用药品种数量限制,还是一品双规限制,意味着新品种要么进不去,要么进去之后就得替换旧品种,这对广大医药企业的竞争无疑是残酷的;长此以往,那就会严重阻碍、限制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。
医疗机构,是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药品销售的主战场。响应国家宏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,医疗机构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,同时也应该帮助广大药械厂商,成为高新医疗技术成果转化、经济效益转化,发展生存壮大的重要营业场所。
因此,政府一方面鼓励高新制药企业大刀阔斧大胆创新,另一方面就应该在这些让制药企业焦头烂额的医药采购细节方面,多替制药生产企业分忧,解决难点、痛点问题。应该取消当前各级医院的用药限制,或者是扩容当前医疗机构用药品种数量规定,至少扩容两倍以上,才能适应今后国家新药发展战略的需求。
三、医疗机构及时召开药事会的重要性。
同时,应该规定各级医疗机构,每2~3个月之内,开一次药事会,为广大医药企业服务。另外,高科技含量的国家一类新药,集采药品,国谈药品等,不应该被医院用药品种数量规定所限制,只要药品集中采购、国家谈判等相关文件一出台,各级医院应该及时召开药事会讨论,随时进药。
相对于医疗器械和医疗信息化软件,新药进院在各级医院的管理流程、信息公开程度最低;有些医院完全视为内部管理行为,有些只是在官网上公示一下所采购的药品目录,其中细节和整个新药讨论流程,是从来不会公示的。
有些龙头三甲医院,药学部在官网上通知新药登记时,登记备案厂家品种高达几百上千种,结果每次最终药事会讨论后,通过新药进入医院的数量不过几十种......
有些医院新药采购,先要找临床科室打报告,然后再提交药事会讨论;有的临床科室只有一两个名额,可找临床科室打报告申请进药的厂家起码几十家;尽管如此,打了报告的新药,在药事会讨论后,还有很多品种被刷下来,只有少部分品种能够进医院。因此,对于很多药厂来说,这几年进药是越来越难了。
这些总体原因,基本上都是限定医院临床用药品种数量,每个药品只能选择两种规格的政策所导致的,这些条条框框不解除,就会严重影响新药品种进院,阻碍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。
四、中成药进院难的问题。
当前还有很多三甲医院新药进院讨论,不重视中成药,药事委员会开会讨论95%只考虑化药、生物制药,很少考虑中成药?
尤其是进入国谈、集采的中成药,依据国家的红头文件,各级医院应该遵照执行,优先考虑进院。否则,制药生产企业大幅度降价,进入国谈集采的意义何在?
不过今后所有的中成药厂家也要重视这个问题,注重中西医结合,尤其是要注重纠正西医偏见,苦下功夫。在最初的新药研发上面就要大胆创新,在对照组临床试验方面,多和西药的经典药对照;改变西药为主,中成药为辅的落后不敢正面竞争观念;在生产过程阶段,多采用和融入先进的药剂学高新技术概念;在销售与学术推广方面,融合用药指南,精心制作好每一份彩页宣传资料、科学文献资料;临床实践方面,细心观察临床本博鱼体育·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,药理药效反馈情况,与临床医生多做学术上的细节沟通,积极辅佐临床医生工作,对临床医生的优秀论文予以奖励......
五、加强药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。
各级医疗机构,在行政管理中还有一个担心的问题,就是担心过多的厂家医药代表,频繁地去临床科室找医生或主任,推销自己的博鱼体育·产品,干扰医护人员的正常医疗工作。既然很多医院不愿意接纳医药代表频繁的线下拜访,那么就应该加强建立线上学术交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。
尤其是药学部,应加强信息化建设,允许药企在医院的官网或信息化平台,线上提交新药申请、补充资料、线上咨询、药事会信息公示、结果公示等等,无疑既可以大大提高药事管理工作效率,又对预防药事管理商业贿赂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